1、判断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成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 B促进了中美的经济贸易
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D开始了中美的军事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董仲舒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本质完全相同
B.本质完全不同
C.继承和发展
D.小部分的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
A.全球化理论
B.文明史观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服饰和习俗的流行不仅反映时代思潮,有时也会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联,下列流行时尚中,与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的是
A.中山装的普及
B.剪辫易服的出现
C.改良旗袍的流行
D.列宁装的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各个选项,联系所学,中山装是由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考核中式服装的特点而设计的,虽融入了许多外来因素,但和当时外交政策没有很大关系,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泛泛的影响。排除A。剪辫易服和改良旗袍虽然也存在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因素,但和中国特定的外交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和C。列宁装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和苏联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列宁装的流行正是这一政治因素对当时人们服饰的重大影响,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中国服饰变迁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把服饰变迁与外交关系紧密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实际关系,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交通运输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完全形成的时间是(? )
A.14、15世纪
B.16至18世纪
C.19世纪中后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时间,正确答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