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权利法案》的目的是(?)
A.宣告英国君主制度的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
C.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D.国王权力得到加强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辨别军队的作战能力)也。是以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也?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唯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摘自《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安邦定国的思想。据材料二,概述唐太宗安邦定国的举措。(8分)
(2)材料二中李大亮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3、判断题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
1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2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3
| 1949.10.5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4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5
| 1949.10.6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6
| 1949.10.6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7
| 1949.10.7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8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9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10
| 1949.10.23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11
| 1950.1.18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与本届世博会的,既有周边睦邻,也有远方来客;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有国家机构,也有国际组织。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从建国初到新时期我国外交格局发生的变化。(4分)
(3)从2008年的奥运外交到2010年的世博外交,这是中国与世界全面交融互动的两次大跨越,揭开了中国外交大发展的新篇章。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
4、判断题 西方列强向中国通商口岸输出资本,开始于(?)
A.鸦片战争前夕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C.洋务运动期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