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记起,到2002年底一直没有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这一账本是因为
A.账本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某些方面的历史变迁
B.这是上海昂首跨入小康生活的历史见证
C.可以展现新思想、新事物对社会社会生活的冲击
D.上海市民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见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项中的“小康生活”、C项中的“新思想、新事物”、D项中的“摆脱计划经济”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应该排除。根据本题题干材料中“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本题应该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
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
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C.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D.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南北朝时期” “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这时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但也出现儒佛道融合的趋势。A、D都不合题意,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时间不符,因此B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包括
①国家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出现大量冤假错案
②人大政协会议十年没有召开
③^造**派夺权政府动作陷入瘫痪
④经济损失巨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2005年11月10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
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明确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胡锦涛在晚宴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7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分)
(2)结合近代历史,概括近代中国自1839年以来在外交上成功维护主权的几次重大表现。(5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以来就“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许多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请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和中国建交的几次热潮及形成原因。(8分)
(4)根据上述材料,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4分)
参考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分)
(2)①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顺应民心,在英国侵略者面前坚持了严正立场。②太平天国坚持了外交上的自主精神。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遭到无理拒绝,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在据理力争无效后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民族尊严。④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国内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的背景下,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迫使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作出让步,取得虎口夺食的成果。⑤在国民革命的大潮中,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取得收回国家利权的重要成果,英美确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3)①建国初,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在于新中
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时又采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②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与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把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③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国
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的扩大,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同时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第三次热潮。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对外政策也作了重要调整。这样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
越多,中国的外交事业也有了长足进展。
(4)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近代倍受列强侵略的屈辱;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吸取一些大国非和平崛起的教训。(4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为研究对象,跨度较大,特别要注意题干要求,第一问是问的外交的基础——国力是怎样提高的。第二问是要注意从1839年着手的近代外交;第三问的着眼点是在建交热潮中。这类题目是高考的典型题目,它一般是通过大跨度来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再提升、概括和评价,不过它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在于考查基础的常识的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评议副市长,要求副市长向该市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该消息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人认为,人大应切实履行其监督政府的职能,这样做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为;有人认为人大“管头管脚”,不利于调动行政首长的积极性。请结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就此作出分析。
参考答案: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副市长的做法是依法行使权力的体现:?(1)从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产生政府等国家机关。政府等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后者对前者负责,并接受其监督。(2)从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监督地方国家机关工作的职权,由人大或常委会选举产生的副市长应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评议行政首长是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具体的监督形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3)联系实际:可结合有关腐败案件,说明人大监督对扼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本题应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入手,还要联系当前的一些典型事例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