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历史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考生只要熟练掌握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就能容易作答。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所以第一个空填“商”;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秦之后是西汉和东汉,所以第二个空填“秦”;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618年李渊建唐取代隋朝,所以第三个空填“隋唐”。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结果与影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可以用排除法,无政府主义在“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并没有在中国消失,只是不占主流。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时间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吕思勉说:“汉世宰相权重而体制亦崇。自东汉以后,其权乃移于尚书。魏晋以后,又移于中书。刘宋以后,又移于门下。”这一论述反映出(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其权乃移于尚书”、“又移于中书”、“又移于门下”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起,以后历朝历代均在加强这一制度。进一步分析可知,①③④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和题意,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B、C、D三项。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图示,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⑴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原因: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发达(2分)
⑵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3分)
⑶问题:中央政府软弱无能,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2分)
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
⑷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