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他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刘非不太听命于中央,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应该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故选C。A项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学说;B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属于法家的学说;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北宋时“二程”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尽管观点各异,相互争论和诘难,但其都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强调社会现实的变革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B项是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A C D三项各家也都有涉及,但不是所有学派共同关注的焦点,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B.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等,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相关思想主张,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孔子仁的思想,以及以德治民等。他们二人的主张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C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李贽是明清时期杰出的反封建思想的代表,被称为异端思想。他提倡自由恋爱,反对旧式婚姻对妇女的束缚,批判“夫为妻纲”,赞颂商鞅和农民正义,批判“君为臣纲”,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纲常礼教,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点评:李贽的“异端”思想,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多结合时代特征和其思想特点,以观点、史籍材料为切入点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因此“心”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故选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