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上改革往往因专注救治前朝制度之弊,忽视了新创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北宋军事改革②北宋财政改革③王安石募役法④商鞅按军功授爵⑤唐实行募兵制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③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④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在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上述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更戌法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
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③增加了政府收入
④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⑤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均输法的理解。均输法是为了供应皇帝、贵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费物资,政府在东南地区设置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这就限制了不法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增加了政府收入。⑤是免役法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可能引起大商人激烈反对的是
A.农田水利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因而引起大商人的反对。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A.方田均税法
B.免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青苗法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正如材料所反映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