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2
B.31
C.73
D.19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由中央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初期中国积极倡导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一直坚持至今,“另起炉灶”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具体方针,“分道扬镳”反映出60年代与苏联关系的破裂,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建交热潮,“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和“冰释雪融”能准确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征,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题意特征不符。
点评: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外交成就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建交;③中日建交,当然外交成就也折射出当时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如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在? ( A )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55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儒学从“专讲注疏到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 ,从“专讲训诂名物到主讲明心见性”,说明儒学受到佛教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表明? (?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撒切尔夫人的话表明,中英能够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因为中国政府坚持原则,不肯让步.并在实力上占优势。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能否达到目的,是以国家实力作为后盾的。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强大。使英国不得不作出妥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对先秦儒学“仁政”的继承?②具有迷信的思想色彩?③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皇帝的暴政?④比较客观科学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儒学的认识与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内容主要有: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等。题干材料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分析选项,④表述错误,应排除。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