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诗人在此表达了(?)
A.爱国思乡
B.离愁别绪
C.一国一边
D.弃家离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桂钿先生认为,如果统治者的举措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性的,那么为其服务的统治思想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承认这种思想的进步性,根据此种观点应该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 D两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点评: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他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主张,不符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年代
| 商办
| 外国人办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 占比重
|
第一时期 1872~1894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笫二时期 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136
| 103153
| 4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表格把两个时期的商办、外国人办的厂数、资本、资本所占比重进行列表比较,属于史料整理。故选C。A项问题形成是在历史研究中产生了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史料搜集是以形成的问题为导向,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的整理做准备,往往是杂乱无章的;D项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阶段。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史学研究的过程又分为问题形成阶段、史料搜集阶段、史料整理阶段和历史解释阶段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