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根据材料判断作者应是
[? ]
A.慈禧太后?
B.奕?
C.康有为?
D.孙中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 ]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 单
3、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晚清以来历次改革、革命的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上述论断表明此时的梁启超 ①不赞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②反对因循守旧,固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③主张把中西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④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一战期间”、“陈独秀”、“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等即可判断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该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求变”的关键是变革思想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前年杀昊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