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严复是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历史名人,其主要成就是
[? ]
A.翻译《天演论》
B.领导实业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
D.编写《海国图志》
2、判断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已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2006年9月)
截至2010年,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
A.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期思潮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2分)
B.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思想内容?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结合材料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3分)
4、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不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评价下列人物中谁的思想?
[?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陈独秀
5、判断题 (10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
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谁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分)
(2)19世纪40—70年代,中国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两个著名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3)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请
列举两个。(2分)
(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
什么?(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