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俄国
[? ]
A.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
B.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
C.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农村出现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时间
| 企业数
| 工 人数量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11600
| 7954
|
1879年
| 287
| 42000
| 51937
|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3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太二世采取了什么措始?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4分)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烈过程。(3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分)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2分)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分。只答“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给1分。)
(3)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答具体内容也可);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4)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2分)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次改革的后果是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②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③贵族地主利益得到保护④解除了农奴对地主的一切依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选项①、②、③很容易确定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但农奴并没有完全解除对地主的一切依附关系。所以要排除④,正确答案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9万吨,德国的铁产量在1850年时就已达到40.2万吨,英国在1850年时的铁产量为225万吨。铁路建设最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1860年,俄国建成的铁路只有1 600公里,同年的英国建成的铁路则有14 603公里,法国到1861年时建成的铁路有9 160公里。
材料二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2)根据“二一九法令”,获得解放的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3)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
(4)材料三中的民粹派代表了谁的利益?试分析说明他们这时在农村进行宣传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落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奴制的存在而造成的。它引发了材料二以“二一九法令”为主要内容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进行司法制度改革。
(4)说明俄国这次改革很不彻底,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大利益。
本题解析:本题采用多种形式的材料,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俄国的工业落后,与西方工业文明差距巨大;材料二从“二一九法令”可以知道是农奴制改革。其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农民获得的权利、政治改革的内容,教材中表述明确,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围绕促进俄国近代化进行的。第(4)问要审读问题的舍义,包含了答题提示,结合改革内容,答案一目了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代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俄国史》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材料三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之后也。”
(1)导致材料中三国梦醒的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些事件反映出三国面临什么共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罗斯人与日本人在思索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其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俄国:克里米亚战争。日本:黑船事件。中国:甲午战争。面临的共性问题:工业文明的冲击。
(2)措施:俄国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相同之处: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