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在德国国家机构中,最有可能被工人阶级“利用”的是
A.宰相
B.内阁
C.联邦议会
D.帝国议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帝国议会是德国的国家机构中唯一可以通过普选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其他都不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帝国议会。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是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齐民要术》知识的理解。由“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
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得知是《齐民要术》。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体现了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因此选B。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路德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这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对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的作用,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
A.封建制度
B.宗教改革
C.民族国家
D.光荣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我是某家族的。”现象是欧洲中世纪时封建家族的观念;“16世纪后,……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现象则与宗教改革有关;“18世纪后,我是某国人”现象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关。光荣革命发生在17世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通过该革命和《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国王的去留由议会来决定,开创了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所以选D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从高考命题形式上看,西方人文主义部分以选择题为主,但材料解析题呈现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把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联系起来考查。 3.从命题角度上看,是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他的这一系列活动可能发生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