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④显然不对,排除含④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黑格尔)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阶段(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儒学为主体的神学迷
信阶段和对儒家经典的批评启蒙阶段。
问题:(14分)
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2)试以西汉以来儒学发展演变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说明文中第二阶段的论点。(10分)
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并能完整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即可酌情得分)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变革、转型的动荡阶段。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3分)
影响: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1分)
2)西汉儒学经学化,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根据阴阳五行说,为儒家的
伦理纲常附上浓郁的神学色彩: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并思想上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顺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儒学获得“独尊”地位,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经学”,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4分)
宋明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对宇宙的本源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将儒学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核心为天理论,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希望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朱熹的学说经历代统治者推崇,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4分)
这样,儒学从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而提出的“礼”和“仁”思想,渐渐演变为官方意识形态、官方哲学,将天理与礼治秩序、伦理纲常直接联系,成为神学迷信体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会见萧万长,双方同意推动两岸周末包机磋商。这表明( )

①“三通”对两岸经济发展与往来都有重大意义
②台湾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三通”
③实现“三通”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一个中国原则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错在唯一途径,④错在为国际社会所公认,而国际社会还有其他的反响和态度,①③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
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最后“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