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建设成就是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
C.南京长江大桥
D.青藏公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大庆油田是“十年建设”期间的成就,青藏公路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南京长江大桥是“文革”时期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荣氏企业也和全国所有民族企业一样,在内外压迫下,蒙受了不少损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 ②北洋军阀的割据和混战
③国内工人罢工运动大力抵制? ④国民政府时期的内外形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一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是强调内心的修炼,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主张的的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内心的修炼,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宋明理学是特点:第一,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第二,儒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第三,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多”的利弊(8分)
材料一: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
——[明]《叶适集》卷二
材料二:(乾隆帝说)……升平日久,户口日滋,物价腾涌,势所必然。……然天地所生之物止有此数,昔以十人食之,今以百千人食之,米安得不贵?米既贵,诸物安得不贵?游手好闲僧道之流,且借此以糊口,设尽驱之力田,言之易而行之难,安得许多田与之乎?……为今之计,补偏救弊之不暇,实无一劳永逸之法也。
——《国朝官史续编·圣制节俭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明初提倡“民多”有哪些益处?(2分)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乾隆帝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1)增加税收和增强军事实力。(2分)
(2)人多地少,物价上涨。(2分)不完全正确。因为乾隆帝只看到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没有意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上阻碍其发展。(2分)
(3)在封建社会某些特定条件下,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表象;但人口的骤增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应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地,以调控人口与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平衡。(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探讨人口多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结合材料分析即可。(2)问关键在于归纳出乾隆皇帝的观点:人口增长造成了物价上涨。其观点并不完全正确。(3)问一定要结合材料,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人口问题,真正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①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了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因此。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存在着3中经济成分。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