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江东吴郡之地的种田人,用人工锄地耕耘种作,而不使用耕牛,(人们)会核算牛的价值和饲养草料的成本,丢失病死的原因,不如人力方便合算。由此联系所学不难得出①②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中国古代农具,解放了人力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筒车是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取水,流水自转导灌入田,不用人力。③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因此选D。
考点:古代小农经济
点评:本题要求在多个选项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解此类题的思维障碍:①粗枝大叶,不能对每一选项仔细分析;②出现知识空洞,对史实的分析和掌握不系统全面;③缺乏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排除障碍方法可采用:①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②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③做此类题一定要更为小心,对所有选项都要审查,再逐步缩小包围圈。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C.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抓住“江南、江北、山右“等词语,由此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所以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读材料可知,“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其他三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科技,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以上都是正确的;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此时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1)1956年制定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以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为重点。(2)1963年制定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了“两弹一星”的试验与研制。(3)1985年制定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4)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5)2003年,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