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 ]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2、判断题 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 ?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收入丧失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本人相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的,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三?在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批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改造和经营自己庄园的资产阶级化贵族地主。他们为数不多,但是,它是农村中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沙俄49省的9 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材料四?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均摘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村的实际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奥马尔·麦克莱姆曾扬言:“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奥马尔·麦克莱姆是下列哪一阶层或阶级的利益的代表
[? ]
A.马木鲁克
B.宗教长老
C.封建地主
D.外国侵略者
5、选择题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