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D.中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
2、判断题 李肇星说:“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坚决不能接受的。”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认识是
①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回归中国
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结果
③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
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8年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2: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材料3: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请回答:
(1)据材料1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材料1、3,回答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愿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共北平谈判
5、判断题 新华网天津2008年12月15日电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
②“三通”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往来和交流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