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
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改革前俄国是落后的内陆国家,并无海军,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重视海军的建设,才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D项错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没有出海口,受到强敌的威胁,同时文化教育落后。因此ABC三项说法都正确。
点评: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保障俄国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使俄国从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帝国,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这次改革的性质是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年)(卢布价格)

材料二 落后的俄国败给先进的英、法,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牛车和木制的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腐朽。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巴拉克拉瓦之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在材料二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事件结果如何?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俄国社会经济落后,工业发展落后。
(2)军事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蒸汽动力机器少。
(3)结果:俄国战败。主要原因:俄国的农奴制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了俄国的落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年,一位颇有声望的德意志旅行作家冯·哈克斯特豪森男爵声称俄罗斯社会永远不可能发展到像欧洲其他地方那样。一些俄国人以本国有此特色声誉为荣,并极力保持这一差别。然而统治精英们却因为俄国被西欧视为落后而颇感尴尬。……俄国感受到了欧洲经济变革模式造成的无法抵挡的压力,意识到俄国不得不进入铁路的时代……必须重新组织劳动力。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在60~70年代,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省、县代表由3个选民单位产生:县土地占有者、城市团体、村社代表。……(据1865~1867年的统计材料,在29个已成立自治机关的省中)选举结果是:省一级代表中,地主贵族占74.2%,商人占10.9%,农民(主要是富农、村长)占10.6%,其他占4.3%。在县一级,地主贵族占41.7%,教士占6.5%,商人占10.4%,农民占38.4%,其他占3%。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与西欧社会的根本“差别”。(2分)为了应对欧洲经济变革模式所造成的“压力”,俄国是如何“重新组织劳动力”的?(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特点。(3分)此类机构的建立对俄国有何积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差别:俄国是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国家,西欧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2分)
应对:废除农奴制,使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加快工业革命进程。(3分)
(2)特点:涉及地区广泛;通过选举产生(具有一定民主性);分省县两级选举;权力主要掌握在地主贵族手中(留有浓厚的封建残余)(3分)
影响: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因为俄国被西欧视为落后而颇感尴尬。……俄国感受到了欧洲经济变革模式造成的无法抵挡的压力,意识到俄国不得不进入铁路的时代……必须重新组织劳动力”所学比较俄国当时社会状况以及英国状况;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农奴制改革措施从废除农奴制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省、县代表由3个选民单位产生,省一级代表中,地主贵族占74.2%,地主贵族占41.7%,教士占6.5%,商人占10.4%,农民占38.4%,其他占3%。”等信息来概括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特点;第二小问影响从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民主化进程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