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以来,许多商行和金融企业在上海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便大兴土木,荣建公司套楼。外滩上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方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对外窗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 ]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C.贵族乘火车出行
D.官员按等级就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
? 
图1?长袍马褂? 图2?西服与旗袍
? 
?图3?20世纪? ? 图4?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的确良面料衣裳

图5?20世纪90 年代后女性职业装
(1)判断图1、2反映的时代。 ?
?
(2)图1至图2时期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
(3)观察图3,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
(4)相对于图3,图4、5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参考答案:(1)清朝(回答清末或清朝时间段内均可);民国。
(2)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国人模仿、崇尚西方的生活习惯于服饰样式;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清朝尊卑有别的称呼习惯。
(3)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服饰比较单调;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亲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服饰打扮、礼仪习惯。
(4)服饰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