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唐代皇权对相权的限制,所以A项错误,它与材料内容相悖。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D项也材料内容相悖,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材料中的“国初”是指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材料所述为三司使,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的信息可以看出,唐朝的监察官员可以独立弹劾官员,而不需要向其上级汇报,这说名唐朝的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信息的主旨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监察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宋前期确立了“守内虚外”的策略,“守内”主要是指北宋政府 ( )
A.加强中央禁军实力
B.加强对百姓的防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对武将的控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属于中等题。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了众多封国,“齐人”“鲁人”“楚人”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因此A项错误;关键要理解“以行政区划为籍贯”,是指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要抓住限定词——制度因素。故选C。B项是家族血缘关系;D项是中央官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王安石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