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192
| 998
| 1.81
|
?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
②传统农具仍是主要的劳动工具
③保守观念是农民采用农机具的最大障碍
④民国政府的倡导,促进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知1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可以从进口农机具一栏看出;②传统农具仍是主要的劳动工具,可以从进口农机具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④民国政府的倡导,促进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联系史实进行分析也是正确的;③保守观念是农民采用农机具的最大障碍,这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数据型材料的解读技巧: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具体操作是: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近代中国最先出现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的媒介是
A.报刊杂志
B.电话电报
C.电影电视
D.互联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媒体的基础知识。考查的是教材的原文内容,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是在同盟会时期出现的报纸“民报”,属于报刊杂志类,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20 世纪50 年代全民大炼钢铁的壮观场景,解题时还要注意"影响"这一核心关键词, A、 B 说法错误,大炼钢铁破坏了生产关系,阻碍了工业化的步伐,小土炉的效率是很低的。C 项不是影响。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点评: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此外,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孔子权威被动摇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C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根本没有提到有关“弃儒从商”的内容,故排除C;D错在了反映宋代生活,也应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成立后,成功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外交的典范事例有?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 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③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④ 与美国、日本等国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