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拓宽选官渠道,提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3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列宁心目中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2分)
(5)依据材料五,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3分)
(2)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1分)
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分)
(3)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1分)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
(4)特点: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2分)
本题解析:(5)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发展变化的分析与理解。首先要分析题意,要求回答的是“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故要联系着三代的时候,我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内容是什么,注意语言措辞准确。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与理解。首先要结合材料“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及所学的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分析回答第一小问。联系整个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历史作用。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分析与认识。第一小问实际上就是对“光荣革命”特点的正确理解:以妥协、不流血的方式取得胜利。对于后一问要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分析解答。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无产阶级政权特点的正确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紧扣材料“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并联系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分析。
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联系所学及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分析归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的发展沿革;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与特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元政府决定实行
A.郡国并行制度
B.行省制度
C.内阁六部制度
D.联邦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代地域辽阔,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答案选B,A 出现在汉代,C同行于明清时期, D项不符合中国地方管理的实际。
考点:元代的行省制度
点评:元代的行省制度是一种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他是在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即由原来的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模式转变为以行省统州或府,以州或府统县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增加了的层级模式起到了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对中国以后的地方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日省县模式还在延续。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