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和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注重基础工程建设,其共同目的是
A.扩大内需
B.变革生产关系
C.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D.改建原有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 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子:“为什么买不起?” 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 子:“父亲为什么失业?” 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1825年的英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初,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国家干预
B.重商主义
C.自由放任
D.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政策,所以排除A项。B项是西欧封建社会末 91EXAM.org期的经济政策,所以排除B项。D项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两处水利工程除了都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外,他们的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前苏联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 ]
A.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
B.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
C.专制极权政治的产物?
D.国家为推动工业化进程而兴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1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观察下列四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20~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

图1 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图3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4 今日商品任挑选
请回答:
(1) 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4分)
(2) 图3、图4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3分)
参考答案:(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对策: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实质: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2分)
(2)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2分)
(3) 经验或教训: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3分)
本题解析:(1)由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到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的变化,是由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图3“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说明过去物资短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图4“今日商品任挑选”,商品丰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3)考查了史学的镜鉴、明理、治世功能,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不能脱离材料。
点评:20世纪时,现代化出现了多种模式。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