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3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每点2分,共4分)
(2)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2分);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1分)
(3)措施及具体内容:分封诸侯王国。(1分)
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2分)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
本题解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此问题难度一般,只要对两个阶段的基本知识进行一下梳理,即可回答,主要差别是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此问较为简单,抓住两条线,一条是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中央管理体制变化,即地方管理体制上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本问相对较难,充分利用材料,分析有效信息即可回答,措施及具体内容为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从而引起的后果是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
A.刚强骁勇
B.阴险狡诈
C.凶狠残暴
D.刚烈正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
①取代了相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强化了君权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