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主题为“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漫画,你认为造成他们截然不同情绪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胡佛由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遭到失败
B.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
C.反危机措施是否顺应民意
D.两位总统不同的个性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胡佛面对经济危机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反经济危机不利,没能挽救美国经济,所以A不对。B项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会被彻底消除,排除B。D项说法明显错误。罗斯福新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收到人民的拥戴和欢迎,胡佛因反经济危机不力,最终被人民抛弃,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两位美国总统反危机措施的掌握和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史实掌握程度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 ]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罗斯福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8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措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2分)
(4)材料三中“那位老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2分)
(5)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4分)
参考答案:(1)罗斯福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分)
(2)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8分)
(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美国的做法,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使资本主义在1950—1973年进入“黄金时期”。(2分)
(4)建立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分)
(5)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的历史贡献,(1)本问是对二人贡献的考查,罗斯福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邓小平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根据课本答出罗斯福新政中的内容即可(3)考查课本的知识,在二战后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4)材料三中指的是邓小平南巡的目的是建立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根据所学答出对外格局的特点即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任何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说明
A.美国被迫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B.美国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控制
C.缓解劳资矛盾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
D.罗斯福新政提高了美国人的政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