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判断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判断题 罗斯福在“新政”时期,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1933年至1943年间,美国国会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读应该是(?)
A.罗斯福的做法背离了分权制衡的宪法精神
B.罗斯福利用“大萧条”的“紧急状态”加强了行政权力
C.该时期的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罗斯福此举使“新政”的推行大打折扣
4、判断题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判断题 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其共同原因是
① 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 ②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③ 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④ 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