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材料二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民主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地方行郡县制度,所以B是三公九卿制,D是郡县制;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所以C是三省六部制;元朝疆域辽阔,地方实行行省制,所以E是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的信息说明宋代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实际上相权被分割,故本题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已经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噩侯反叛伐周”,诸侯王居然敢于讨伐周王,说明分封制趋向衰弱;“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说明分封制虽然趋向衰弱,但王权尚能维护,其权威还没有完全丧失。故本题选A选项。B项说的是血缘家族等级关系,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夫君者,民众父母也”(《新唐书·礼三本》)、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家国同构”的观念影响至今,民间亦有清明节祭祀的活动。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齐其家”“孝、忠”“家国同构”“清明节祭祀”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与宗法制重视亲族、血缘关系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不服,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任何官僚组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草拟、审核、执行,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同时皇帝一定程度上也要考虑和尊重其活动规范和制度。C、D两项都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对皇权起不到任何制约;B项是秦朝时期实行的中央官制,没有体现出君主对制度的尊重。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