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1:04:5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御史早在秦代就已设立,与宰相、太尉并承三公,故B项说法不准确;C项 与题意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可知唐朝御史台职能较广泛,地位重要,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代的监察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 ——摘引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最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概述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学习历程。(6分) (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并分析面对“欧洲体系的崩溃”促使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
参考答案:(1)经济根本变革:铁农具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2分) 影响:推动中国历史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2分) (2)历程: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2分) 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2分) 陈独秀等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2分) (3)事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2分) 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积极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联系日益密切;美苏争霸给西欧各国造成巨大的压力。(2分) (4)民主政治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经济成就: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周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掌握。回答时主要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紧扣题目要求“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具体内容”,从生产力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等方面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度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历程的掌握。回答时注意题目的提示“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然后联系所学过的有关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与理解,回答第一小问时,主要联系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分析解答。回答后一问时,主要从欧洲力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国际地位的变化等方面归纳总结。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成就的分析与掌握。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具体内容是民主政治及经济建设成就。回答时注意先后顺序及分值的 要求,做到精简、条例。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的形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东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成就;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欧洲地位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秦朝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原来的分封制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此后中国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趋势的,所以③④两项表述正确,①②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行省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而在此之前的中国西周实行的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分封制度。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地区建制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下是江西地区部分时期建制或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豫章郡——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巡抚”,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朝——唐朝——宋朝——明朝
B.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C.汉朝——唐朝——宋朝——清朝
D.汉朝——元朝——明朝——清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依据所学,秦汉的时候,地方上主要是郡县两级;唐代的时候,长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宋代的时候是路州县三级;元代的时候,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明清时期,基本上沿用元制,一省最高长官称巡抚。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