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时间
| 王韬的主要活动
|
1849年
| 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
|
1862年
| 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
|
1867年
| 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
|
1874年
| 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
|
1879年
| 应日人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
|
1886年
| 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
|
1894年
| 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
|
材料二?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
——王韬《弛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王韬《纪英国政治》
(1)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12分)
(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作简要评价。(8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6分)
2、判断题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曾说:“如果我想给欧洲打电话,该打给谁呢?”2009年11月19日,欧盟首位“总统”和“外长”的诞生,破解了基辛格的“世界性”难题。这意味着
[? ]
A.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B.欧盟能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C.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D.欧盟实现了一个声音说话,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欧盟国”
4、判断题 (14分) 近段时间,各种食品安全“门”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速生鸡、羊肉掺假、山东毒姜等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再次提上日程。食品安全关系着你我切身利益,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变质食品,否则将处罚肇事者及相关官员。
材料二: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材料三:宋代的一些不法分子“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有的商贩甚至通过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材料四:清代茶叶市场繁荣,也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进行茶叶质量抽查,连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清政府加大了茶叶的质量监管力度,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如果外商前来购买茶叶,政府要抽查产品,主要采取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两种办法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则将该批次茶叶全部充公。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盛行的原因。(4分)
(3)材料四中“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3分)
5、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 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