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3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l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 年均增长率(%)
|
1953~1957年
| 4.5
|
1958~1962年
| 4.3
|
1963~1965年
| 11.1
|
1966~1970年
| 3.9
|
1971~1975年
| 4.0
|
1976~1980年
| 5.1
|
1981~1985年
| 8.1
|
(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 ①
| 集体企业
| 城乡个体企业
| 外资或中外合资
|
1978
| 77.6
| 22.4
| ?
| ?
|
1997
| 25.5
| 39.1
| 17.9
| 18.5
|
(3)材料三中的“①”应该是什么类型企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2分)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2分)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2分)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2分)
(3)国有企业(或国营经济)(2分)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或私有经济,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2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先根据图表找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依据那段时间的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回答即可。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回答这个问时要注意从图表中先解读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变化是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占主体,知道了这个变化,再看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本问主要是考查学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从时间类别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得出。第二问要回答的是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答出变化后,根据变化,结合当时的史实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国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国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经贸现象的认识。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区域合作组织,无论对美国,还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有利于经济合作和发展,但美国由于经济实力强,占据主导,从而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冲击,这不是经济侵略,只能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合作面临巨大挑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4分)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分析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1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1分)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1分)宋词出现。(1分)
(2)儒、佛、道三教合一;(1分)商品经济发展;(1分)城市繁荣;(1分)海外贸易发展。(1分)(学生答出文化事业发展,军事斗争需要也可以得分)
(3)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对后世及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社会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反映两种现象:《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的情况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后面三幅图片则是反映的宋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二反应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理学兴起和宋词的繁荣。(2)材料中出现的这些变化发展的原因,可依据材料根据教材内容分析。(3)材料中的这些成就和思想领域里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科技领域、思想领域等方面分开回答。思想领域里可依据教材回答宋明理学的影响;科技领域里的成就可回答对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点评:宋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个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建树。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最终中央集权战胜了地方分权。在经济上,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内商品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交子和娱乐场所。在思想上出现了理学,士人更加注重精神修养,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文化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发明并西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地名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地理上的山河命名,有的以政治因素命名。如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现在指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下列地名以政治因素命名的是(?)
A.河南
B.南宁
C.洛阳
D.江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我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不是文化事业,所以排除④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