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所提出的方针不包括(?)
A.“双百”方针
B.“二为”方针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D.“科教兴国”
3、判断题 下图中,冯子材和刘铭传英勇抗击外国侵略的地点分别在(?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1月28日上午,顾维钧代表中国在“十人会”上就山东问题发言。他从历史、文化、经济、战略诸方面有力地阐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也不容争辩的领土,并直截了当地提出“根据和会承认的民族主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收回(山东被占的)那些领土”,“中国代表团相信,和会在考虑处置胶州租借地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时,会充分重视中国的根本和崇高的权利,即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利,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
从5月上旬起,顾维钧与美国、法国等代表团积极交涉,力求中国能在不承认山东问题条款的前提下签订和约。5月底,中国代表团因内部意见不一而呈停顿状态后,顾维钧勇敢地挑起代表中国的重任,成为代表团实际上的主持人。6月28日,对德和约举行签字仪式,在列强拒绝中国保留签字的要求,而北京政府又无指示的情况下"顾维钧果断做出拒签和约的决定。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也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惯例,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块醒目的界标。
——摘编自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维钧力争山东主权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韵外交立场作出简要评价。(6分)
5、判断题
某中学生读了下面的漫画后得出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C.表明当时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D.“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