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2分)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7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8分)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思想: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任意3点即可。3分)
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4分)
(2)特点: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4分)
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2分)
革命史观: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2分)
现代化史观:中国社会各阶层奋起救亡,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实业救国和西学东渐,形成思想解放潮流。(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思想从材料一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概括出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第二小问作用可以从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以及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来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中“《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可概括出图文并茂;从“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可概括出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小问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中“电、雷、议”的解释,联系时间“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来归纳,如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第二小问抓住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含义,再联系甲午战争的影响来思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
①长袍马褂?②中山装?③列宁装?
④旗袍?⑤西装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既保留有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色,同时也较多的吸收了西方外来服饰的因素,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性,如中山装、旗袍是吸收了满族服饰的内容,一直流行至今,故②④符合题目要求;长袍马褂是中国古代的服饰,列宁装和西装是欧美和俄国流行的服饰并非中国近代本地所有,①③⑤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天文历法等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i1676年谕令),
材料二?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论《寰有诠》时曾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也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李建军《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康熙皇帝对古法与西法的认识前后有何异同?(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乾隆皇帝对西学的态度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相同:认为西方历法较中国精善。(2分)
不同:从否定古法(中学)到认为西法(西学)源自中国。(2分)
(2)清初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限制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使得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仅限于统治阶级上层,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下列历史事件,不能直接佐证上述材料的是
A.1947年联大通过巴以分治方案
B.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指责朝鲜是“侵略者”。
C.1990年,美国为首组织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D.20世纪70年代初,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寅初曾指出:“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这些“大官”指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大地主
D.大商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官僚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经济,从而攫取巨额利润。从材料中“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可以判断应为官僚资产阶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