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王安石上书:“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摘引自《临川先生文集》
?
材料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在这个时候雅典人把目光都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免役之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项法令产生的影响。(3分)
(2)梭伦与王安石面对的社会问题有何相似性?(2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何不同?(4分)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不同效果?(4分)
参考答案:(1)目的:增加政府收入,缓和阶级矛盾。(2分)
影响: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统治危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但原本无需承担差役的对象也要缴交助役钱则产生了新的矛盾。(1分)
(2)相似性:阶级矛盾尖锐(或统治危机严重)。(2分)
不同之处:王安石以“理财”为中心,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以获取更多的财政税收;(2分)梭伦奉行“不偏不倚”思想,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的狭隘集团私利,来化解社会矛盾。(2分)
效果:王安石变法遭到守旧官僚的群起反对,后来新法相继被废除;梭伦改革无法满足贵族和平民的两方面利益,但却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王安石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诗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辽、西夏的威胁,民族矛盾激化。
宋初空前强化中央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局面。“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募役法又叫免役法,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故选C。A项错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并非打击富人,而是通过向富人增加分担比例,增加财政收入;B项是王安石变法的总的目的,具体到募役法上是保证农业生产,增加收入;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历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看法不一。宋人邵伯温在《问臣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安,尽变更祖宗法度……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而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粱启超在《王荆公》中写道:“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掣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改革也。”
请回答:
(1)宋人邵伯温所说的“尽变更祖宗法度”,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邵伯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吗?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为什么肯定王安石变法?请你对其观点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针对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王安石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整顿财政,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推行保甲法、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改革考试内容,改革“恩荫”制度。
(2)不正确,完全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王安石变法,一度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对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克服“三冗”“两积”现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的“三不畏”的变革精神更应值得肯定。?
?(3)主要是为维新变法服务。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作出了充分肯定是正确的,但过于拔高,特别是认为将历代所有弊政全部扫除,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