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小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小题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小题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南宋:市舶司清朝:十三行。
作用: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直接后果: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小题2: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
影响: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小题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等内容。
小题1: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可从材料中找出,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也不难答出。
小题2:考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较熟,也不难答出。
小题3:较难一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因文人感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
B.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C.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欲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D.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变为现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一张1983年台湾地区为纪念利玛窦来华400周年发行的邮票。从图中可见利玛窦来华后已改为中国式打扮,其真正的目的是_____。

A.熟悉东方礼仪文化以便传网西方
B.接近中国士大夫便于传教活动
C.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D.利玛窦仰慕中国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利玛窦是罗马耶稣会教徒,于明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当时还没有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洋教斗争还没出现。C可排除。万历十一年,利玛窦在肇庆建起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开始在肇庆传教,但当地士绅和百姓还都与“洋和尚”有很大的隔阂,为了消除人民的敌对情绪,利玛窦穿起中国式的长袍大褂,以孔门信徒的身份出现在知识界和官宦之中。由此可知B选项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A.1993年欧盟的成立
B.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C.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D.2002年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正式启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欧共体发展到欧盟是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欧洲联盟是经济政治实体。B项条约的签订只是决定要成立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是在1993年,故选A项 。CD项是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少数民族的称谓由地方政府决定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A为断章取义,B材料中未体现,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