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一国际成立后,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推动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开展的重要领导方式是( )
A.几乎在欧洲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支部
B.选出了领导机构国际总委员会
C.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
D.马克思被选入国际总委员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是“组织”,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陕甘宁边区的“豆豆”诗
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梁柱《插图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吉林省梨树县开“海选”之先河,从1983年开始,梨树县每次在选举程序上都有比较大的完善,实现了“五统一”和“五坚持”。五统一是:统一时间、统一选举程序、统一选举文书样式、统一颁发当选证书、统一立卷归档。五坚持是:坚持先选村民代表,后选村委会成员,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坚持竞选演讲;坚持“海选”办法;坚持设立秘密划票室,实行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坚持候选人条件、选举程序、选举办法和选举结果公开、透明。逐渐完善的“海选”选出了真正代表村民意志的“带头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原来的“负债村”“空壳村”变为“小康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盛儒《“草根民主”的足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普选的目的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海选”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海选”与40年代陕甘宁边区“豆选”有何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适合普通群众、方式简便;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影响:加强各阶层人民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选举一届人大代表,参加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每位选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了民主原则的彻底性,选举过程的公正、严密、透明、完善性和选民参与的广泛性。
(4)直接选举,具有乡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个国际的灵魂
D.它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货成了美祸”是对下列哪一时期社会经济的恰当描述
[?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后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瓦窑堡会议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