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学者用了三句话回顾新中国1979年以来的外交状况:“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②坚决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③逐步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决策?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上奉行不结盟的,同时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展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睦邻友好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分析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D 两项都不是针对中美关系提出的,而C 项是邓小平时期提出的,显然毛泽东时期不
可能有,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