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意大利从战争一开始就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欧洲各国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抢夺战利品,与B项不符;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战前的欧洲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C、D两项的叙述也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巴尔干地区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该地区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可以追溯到:?
[? ]
A.公元1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①欧洲文明遭到严重破坏;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国际联盟的成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包括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大力发展国有化
C.以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前提
D.尽力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因此D表述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