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墨西哥由进口提供的粮食供应比例从1992年的20%增长到1996年的43%。在协定签署18个月之后,墨西哥4千万人堕入赤贫状态,两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吃不饱。由此可以推断墨西哥①农业歉收②进口粮食价格低廉③进口粮食价格昂贵④农业生产落后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里,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推动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公司地处沿海交通方便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C.列强忙于应对危机无暇东顾
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这一客观条件之前就已经存在;B不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是在1912年;C 不对,列强无暇东顾,从而推动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1914——1918年一战期间,而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列强为了应对危机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D 符合题意,1932年这一时期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显著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指出,“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共占12.2%。对此,拥有更多新技术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道德约束,从而理智地使用新技术。行动起来吧,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戈尔要表达的本质思想是
A.美国、欧洲、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0%以上
B.发达国家应该在新技术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上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C.东亚、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不承担任何责任
D.人类要继承在历史上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承担责任的光荣传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
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
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
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传说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传说毕竟是传说,它既不是历史文献,更不是真实的历史。了解历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查阅历史文献、阅读历史书籍等。但历史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为基础加以想象而形成的,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