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A.新的全民所有制
B.国家实施的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一种工业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恩格斯对垄断组织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私人生产停止了,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了。但没有提到垄断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A排除。他强调的是垄断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情况,和国家是否实施计划经济没有关系,排除B。D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涉及本质,实际上他强调的是垄断组织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准确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世界历史上,各国政策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0分)
材料一?明清市场法极力维护封建国家对市场的垄断。统治者们通过《盐法》、《茶法》、《矿冶法》、《市舶法》等一系列法律,把几乎所有的商品市场都牢牢控制在封建国家手中,制定出种种抑商政策来遏制以至扼杀商业资本的发展。然而,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和地主制经济的生存一开始便表现出对商业贸易的高度依赖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一统帝国内部各区域贸易联系的密切进一步加深这种依赖性。因此,无论封建统治者如何费尽心机控制市场发展,使正常的商业贸易活动出现各种扭曲变态,最终却无法消灭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封建统治者在政策法律上也时常处于抑商而无法灭商或抑商又不能抑之太过这一矛盾状态中。?
——杨松《试论明清时期市场法的特点与功用》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中出台的《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要旨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第一,授予总统和外国展开贸易谈判及签订贸易协定的权力;第二,在与外国政府谈判时,总统提高或降低关税的授权范围为现行关税的上下50%;第三,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第四,总统与外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不需要国会批准,国会只就该协定举行听证;第五,国会对总统的授权时限为3年,国会仍将发挥对贸易政策的监督功能。……《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本身并不是一个倡导自由贸易的法律,只是对之前有关政策的修正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的高关税政策。但它奠定了美国二十世纪贸易政策制定的架构,为自由贸易理念扩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出口也在此时段增长了几乎两倍。
——摘自徐泉《美国外贸政策决策机制的变革》
材料三?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场法的社会功用。(3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的颁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争夺市场?(2分)
参考答案:
(1)加强了封建统治者对市场的控制,延缓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阻碍中外经济交流。(3分)
(2)影响:对美国:使制订贸易政策的权力从国会转移到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机构手中;
为美国后来争夺世界市场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基础。(3分)
对世界:带动和开启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个自由经济秩序时代的到来,为关贸总协定的成立奠定基础。(2分)
(3)具体措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尔等名牌企业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2分,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场法的社会功用:“明清市场法极力维护封建国家对市场的垄断。”;“制定出种种抑商政策来遏制以至扼杀商业资本的发展。”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2)《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授予总统和外国展开贸易谈判及签订贸易协定的权力。为自由贸易理念扩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影响可以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注意要史论结合。“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加入WTO,积极融入世界。
点评:近现代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错失四次机遇,现在奋起直追:
1.第一次:近代前夜,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第二次:清朝晚期,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期,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内战的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视;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4.第四次:1957~1976年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党的“左”倾错误,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5.现在(改革开放时期):奋起直追,全面融入。(1)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政府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推动。(2)引领中国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大决策: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最大的买主。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工业化时期,苏联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缩短了苏联完成工业化的时间
D.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这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庞大的金融救援。11月23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与花旗集团达成一项协议将向花旗提供巨额一揽子担保、流动性资本。联邦官员将为该银行提供约3060亿美元的贷款和抵押款支持证券提供损失担保。而美国财政部已同意向花旗再注入200亿美元的资本。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英国首相布朗提出:应该重新审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中汲取经验帮助设计新的规则。布朗表示,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并尽快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他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一起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应对2l世纪的全球化金融挑战。
——摘自http//www.China.com.cn(危机引发改革呼声欧盟敦促重建“布雷顿森林”)
材料三 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发生如下变化:首先,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其次,国家职能的变化,即国家不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者、各种经济法规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普遍建立国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主义又一重要区别。社会阶级关系的调整和中间阶层的壮大。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又通过累进税、遗产税和财产转赠税等措施适当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通过反垄断法、限制垄断价格、财政支持等办法扶植中小企业,结果是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社会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型、贫富悬殊的结构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都是少数,中等收入的中间阶层占大多数。股票不再是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殖民体系的废弃,是现代资本主义区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的又一重要标志。
——摘自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四 中间阶层在各西方发达国家约占自立人口的19%——30%,是除工人阶级以外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下,中间阶层本身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阶级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间阶层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于旧中间阶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扩大,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使新中间阶层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新中间阶层的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因此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的产物。他们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发明、传播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促进了发达国家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并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
——摘自李其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层”探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面对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依据凯恩斯主义,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2)1944年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美元成为各国外汇储备和国际支付的货币。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3)由传统金字塔型、贫富悬殊的结构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中间阶层日益壮大)。原因:传统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矛盾尖锐;福利国家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人民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新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和缓和阶级矛盾;在促进发达国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要与时俱进,适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缓和矛盾,改善民生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