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9年“反右倾”斗争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内的民主生活
B.使经济领域“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C.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D.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原因是毛泽东错误地把彭德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批评和意见看作是对党的攻击,认定彭等人组成反党集团,并由此得出结论,党正处于内外夹击之中,右倾已成为当时主要危险。这就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阶级矛盾来对待和处理了。故它是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初期,我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D.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兴办实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强调“君权神授”
B.宣扬“天人合一”
C.实现“大一统”
D.缓和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董仲舒思想提出的背景是“大一统”,其思想主要主张也体现了这一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奉行怎样外交方针?(2分)
(2)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参考答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3)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6分)
本题解析:
(1)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点评:对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从纵向方面看,要从宏观上概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从背景、政策、成就、特征等层面把握外交关系及其成就。
(2)从横向方面看,要运用比较法比较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异同、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的异同,要比较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的状况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