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国家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B.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C.相继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7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8分)
参考答案:
(1)①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②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
③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7分)
(2)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坚守传统文化;宽容开放。
本题解析:(1)从三则材料反映的内容不难总结出,材料一侯仁之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参加开国大典能够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材料二科学家钱学森的回国能够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材料三文学家杨绛的选择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2)总结三个不同人物的共同特征,不难得出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坚守传统文化,宽容开放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四光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是在( ? )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A.完全继承
B.完全否定
C.既否定又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信——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