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并没有认为古代监察制度是糟粕,排除A;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古代监察制度要求统治阶级内实现民主,排除B;材料也没涉及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核心,排除D。材料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过程,由此可知,古代监察制度体现了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措施依据材料一来归纳即可,注意划分材料层次,获取有效信息。从“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和“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的信息可概括出政治上废除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从“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和“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的信息可概括出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从“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的信息可概括出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卿大夫的合法继承人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西周的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故在卿大夫的家庭成员中,卿大夫的三子①是合法的继承人。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若,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的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是指什么?(3分)唐朝为加强君权又有什么变动?(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朱子语类》中所说的“一切收了”在宋朝的措施?(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太祖、清王朝的雍正皇帝为加强君主权力,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简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选拔考察官吏和秦律可酌情)3分;三省六部2分。
(2)禁军、枢密院、通判、文臣、转运使等5分
(3)废丞相、大学士 1分 ;军机处 1分
(4)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抵抗侵略等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材料一中的秦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是指什么的问题,依据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相关史实来分析归纳。主要依据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来分析,主要从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方面。有关于唐朝为加强君权又有什么变动的问题,这个变动主要集中在中央官制的变化,是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变化。
(2)第二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措施上,在中央主要是以分权为主的措施。把禁军一分为三,分散相权,在地方上派文官挟制武官,高通判监查地方官员,在地方上的财赋问题上设立转动使转运动地方财赋,只要依据这些内容来分析即可。
(3)第三问,有关于明太祖为加强君主权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的问题,可依据明朝相关史实的内容来分析回答,注意不回答出他设立了内阁。有关于清王朝的雍正皇帝为加强君主权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的问题,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来分析回答,在雍正皇帝时期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他设立了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4)第四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央集权上,专制主义的弊端是十分明显与严重的,而中同央集权的积极意义可以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抵抗侵略、民族团结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参考答案: (1)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①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②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不难发现和总结出,改制前有丞相,改制后却没有了丞相,所以,图中所示 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当然是在明太祖时期。而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则是要加强君主的权力,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权力空前强化的历史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确也使明朝的政府构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演变。本题的关键在于要判断出一个有丞相,一个却没有丞相。
(2)军机处设置的时间是在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设置的影响则是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军机处当然不是“盖隐然执政之府”,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毕竟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产物,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而不敢作出任何更改。
(3)从明初废丞相到设立内阁,再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了明清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时期,从而皇权得到日益的加强。从根本上反映的趋势是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毕竟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社会形态的演变来看,明清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作为封建统治者必然会做出垂死的挣扎,必然会空前的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政府构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