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俗严重不平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或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或建立总统共和制,造成这种政体不同的原因除各国的历史传统外,更主要的因素在于(? )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领导革命的阶级力量不同
C.指导革命的思想理论不同
D.革命所处的时代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已经肯定了“各国历史传统”,所以其主要因素为指导革命的思想理论不同,故C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甲午战争前后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出现图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
|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
?
| 设厂数
| 53
| 463
|
商办
| 资本(千元)
| 4697
| 90801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设厂数
| 19
| 86
|
资本(千元)
| 16196
| 29469
|
A.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C.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D.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的的信息,商办企业是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迅速发展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华设厂,自此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阶级基础。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
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 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儒、释、道三教合一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唐朝政治统一,所以思想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引导个体手工业者的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大改造的结果是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所以属于变革生产关系,之后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