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6-28 10:56:0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唐代中书省负责政令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故AC项错误,B项正确;D项吏部属于尚书省里面的部门,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中书省、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一制度的突出特征。(8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图①中三省在运行中表现出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图②涉及的制度对专制王朝统治起了怎样的作用?(8分) (3)材料三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这一机构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地方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等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 (8分) (2)关系: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相互合作,相互制衡。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开放了政权;为专制统治提供人才保障;巩固了封建统治。 (8分) (3)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帝相矛盾,或君相矛盾等也可得分)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等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 (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和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主要有皇帝制度,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机构:郡县乡里等;根据所学知识:嬴 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中央:三公九卿;三公: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军务。九卿:丞相之下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是县长,县以下设乡、里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从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三公九卿和郡县官吏有皇帝任免,权利高度集中。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和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各自的只能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图②主要考察古代选官制度中的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3)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材料三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这主要考察的是从秦朝以来就有的君相之间矛盾;材料四主要是说明军机处的设置的影响,在雍正时期,正式设置军机处,其有简速密专的特点,但是其仍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所以其设置主要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设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是大宗,余子分封,为小宗,大宗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材料体现的是在诸侯国内部,A排除;在鲁国内部继承大位的是嫡长子,成为鲁国国君。反过来说,鲁国国君也一定是嫡长子,即宗子。故选B。CD两项都是在诸侯国内部分封的,是小宗。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说明郡县制 A.是各个朝代都采用的地方制度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D.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故B项表述错误;君主专制的核心内容是皇帝制度,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体现不出A项的内容;总体而言,郡县制对稳定统治秩序起了重要作用,故应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
A.推行郡县制
B.设置刺史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