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内容是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无关,所以排除B项。CD两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而不是要求百姓怎样,故CD两项不正确。故A项是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兴地主阶级强调发展生产力,重农抑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A是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是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与题意不合,排除。B具有明显的尚贤和重农思想,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高。C为儒家思想,儒家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而强调“民为贵”也可以看做是对农民的重视,有利于稳定统治基础,并促进地主阶级发展。D是强调中央集权,这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有利于封建化,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发展。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
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从材料中朱熹对“存灭理,灭人欲”的解释,饮食和山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则对“存灭理,灭人欲”思想的大肆批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性的否定,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儒家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与韩非子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罗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