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1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观察下列四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20~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

图1 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图3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4 今日商品任挑选
请回答:
(1) 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4分)
(2) 图3、图4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3分)
参考答案:(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对策: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实质: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2分)
(2)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2分)
(3) 经验或教训: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3分)
本题解析:(1)由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到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的变化,是由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图3“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说明过去物资短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图4“今日商品任挑选”,商品丰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3)考查了史学的镜鉴、明理、治世功能,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不能脱离材料。
点评:20世纪时,现代化出现了多种模式。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策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批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大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有些国家军国主义抬头
C.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证券市场异常活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但罗斯福却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为克服恐惧,罗斯福采取了
①复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②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生活 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民经济国有化 ④下令银行暂停营业,恢复其信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为了解决危机罗斯福调整金融业,使银行恢复信用;复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减少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生活等。②③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作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