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共274人),使之成为地方官。以上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控制了地方政权
C.废除了分封制
D.取消了幕府封建领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奉还版籍,又称版籍奉还,是日本政府(即明治政府)于明治2年6月17日(1869年7月25日)实行的一项中央集权政策。意指各大名向天皇交还各自的领土(即版图)和辖内臣民(即户籍)。1868年10月曾制定藩治职制,统一藩的官制,打开了政府干涉藩政的道路。版籍归还之后,土地和户籍集中到政府手里。对不愿意归还的藩主,政府强制他们归还。274名藩主归还了版籍。后又不断命令各藩改革藩政,藩的独立自主性逐渐消失,另外,政府为了掌握全国诸藩的实况,命令各藩提供藩政资料。1871年正式废藩置县。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造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和积极向外侵略扩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国内市场狭小
B.周围邻国衰弱
C.藩阀长期垄断政权
D.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72年,〔日本〕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 这表明日本
A.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B.太阳历比太阴历准确
C.近代科学的诞生
D.脱亚入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早期)商业还继续处于依附的地位,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的。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地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另一只眼睛还盯着未来的征服事业),同时也给骚乱的农民提供一种职业。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早期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目的和特点。(4分)
(2)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6分)
参考答案:(1)目的:建立现代经济基础;摆脱民族危机;伺机对外侵略;稳定社会秩序(任三点3分)。
特点:政府扶持(1分)。
(2)“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分
“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2分
神话: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是指(? )
A.全面引进西方文化
B.用西方文化改造本国封建文化
C.引进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D.提倡武士道精神,振兴民族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