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意思说: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更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 D。①项体现的是统一社会性质的国家交往,与材料不符。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外交的标准,使得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D.启蒙思想家的动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西方民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由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即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民主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察举制是汉武帝创立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下列对汉代察举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自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 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比较客观公正
③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东汉以后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察举制是指汉武帝让地方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所以①项不对。人才是推荐的而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所以②项不对。通过察举制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它也有弊端容易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把持了政权,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九品中正制”。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孟子观点的记忆与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发展了“仁”的思想,把它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仁政”,目的是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
考点:孔子、孟子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及考查考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熟悉程度。属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四民月令》中的“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其主体是
A.士
B.农
C.工
D.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