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下面我讲十个问题。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一一摘引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1)指出毛泽东所说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在工业化道路、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第六、第七大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在农、轻、重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有何偏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评价这一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发动 “大跃进”(片面发展重工业)。
(3)经历了从照搬苏联经验到独立探索的转变;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出现失误和挫折,总体上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不对,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不对,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C符合题意。
点评: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湖北天 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和影响。1950——1952年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此后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土地公有制至今未变。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发展落后的因素恰恰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发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是在1960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