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浓缩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比较表(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单位:元/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中,对以下表格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镇居民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
D.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当前,国内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广为流传,那就是把“计划”一词完全贬义化。有些人主张什么都应该市场化,根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宏观调控,政府只要充当“守夜人”就可以了。这种过度摒弃计划的泛市场化观念,很不正常,也是错误的。
——2006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
计划和市场,其实在邓小平那里早已有定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提出在哪一重大会议后?(2分)
(2)你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各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中共十四大后。(2分)
(2)苏联新经济政策,利用了资本主义的有效经验,摆脱了经济困境;美国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摆脱了经济危机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的问题。对它们分析的关键是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就应该肯定,不能仅看表面。如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曾被攻击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被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中讲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选C。A项是在1982年十二大提出来的;B现是在1987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来的;D项是在1984年提出来的。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